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号登录
手机号重置密码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首页
Portal
杂志
情感
网摘
人生
职场
生活
资源
BBS
更多
搜索
搜索
读者文摘
故事会
青年文摘
放一些禅在工作中
意林
爱情故事
至爱亲情
友情岁月
同志耽美
英文文章
短语句子
笑话幽默
感悟人生
哲理励志
青春成长
百度文库 知识店铺
图片仓库
同性影视
精品影视
积分充值
导读
排行榜
动态
分享
考试
手机版
人物写真
潮流健康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竹书坊
»
资源
›
期刊杂志
›
读者文摘
›
欧洲的王室为何能存续千百年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欧洲的王室为何能存续千百年
[复制链接]
2683
|
0
|
2021-8-28 17:38:1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
今年,是英格兰国王约翰和造反的男爵们签订后来在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大宪章》800周年。大家都知道,这部签订于1215年的《大宪章》,其实源于英格兰国王亨利一世在1100年公布的《自由宪章》,再往前推,威廉二世甚至在1093年就颁布过一个有点类似的宪章敕令,用来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领主贵族的权利。
英格兰之所以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这种情况,与这个国家特有的环境有关。1066年,来自法国的诺曼底公爵威廉一世征服了英格兰,夺得了英格兰王冠,从那之后,英格兰就被一个外来王室所统治,而且这个王室认为,他们在法国的根据地比英格兰本土更加重要,英格兰只是为了保证或者夺回在法国的领地而存在。
这种观念,导致国王在和英格兰领主贵族的关系中经常处于弱势一方,国王有求于领主贵族,以至于到了约翰国王的时代,男爵们干脆起兵造反,国王才不得不再三颁布限制自己权力的文书。
但是这三次签订的宪章没有一次被国王认真遵守过,都立即被国王撕毁。因为在国王颁发或者签订完这些宪章之后情况就起了变化——国王不再需要贵族领主的支持了,所以他就可以肆无忌惮地撕毁已经成文的宪章。
贵族们似乎也没有办法,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国王出尔反尔。
这就有了一个问题:贵族们为什么不能进一步反抗,甚至推翻国王呢?
事实上,在1649年查理一世被砍头之前,英国从没有发生过国王被推翻的事情,欧洲的其他国家也一样,直到近二三百年为止,有王室被消灭、被吞并,但都是被另外的国王或者皇帝消灭或者吞并,没有出现过国王被平民或者普通贵族推翻的情况。
这是因为欧洲基督教文化中有一个“君权神授”的概念,这是中国文化中所没有的。
有人可能并不赞同这种观点,中国文化中把皇帝尊为“天子”,怎么会没有“君权神授”的概念呢?
“君权神授”的概念在中国文化中是不存在的,中国文化中只有“天命”的概念。中国文化中虽然把皇帝尊为“天子”,但那只是一种对皇权的奉承,皇帝本人就已经是神了,不需要别的什么神来授予他皇权。中国文化中的“天”只是一个可以由当权者任意解释的“天道”,并不存在“天”的实体,实体是土地和臣民,也就是“天下”,只要拥有了“天下”就是“天子”,“天道”也就自然站在了天子一边。所谓“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惟有德者居之”嘛,谁都可以去抢那个“君权”,抢到了就是“真命天子”。
《水浒传》里的李逵乱叫的“杀去东京夺了鸟位”那句话就很能说明问题,要知道大老粗的李逵自己绝对想不出这等大逆不道的话来,肯定是平时这种话听得多了。所以在中国古代,“开国”其实没有什么了不起的,隔个几十几百年就会有人来开一下国。
而欧洲中世纪的“君权神授”可不是这个意思,特别是宗教改革之前,欧洲还真有个神在授予某某人“君权”,管事的就是上帝在地上的代言人罗马教廷。它代表着上帝的旨意,没有它的承认就无法成为君主,所以不相干的人可以动“杀去伦敦”的脑筋,但绝不会想到“夺了鸟位”,那“鸟位”不是人人都能够坐的。
凡人当不了国王,国王就不是凡人。去大英图书馆查一下亨利四世的家谱就能发现,这位国王原来是上帝创造的第一个男人亚当的后裔,是真是假不用管,反正常人做不到,也就不需要去考虑做国王了。
所以英格兰那些造反骚乱的贵族在平息了愤怒之后,也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国王随心所欲地出尔反尔,因为他们无法推戴新的国王来代替现在的国王,就只有忍受这个唯一的选择。
人气英剧《唐顿庄园》里有这么一个场景,贵族出身的大小姐玛丽找了出版商理查德。理查德弄到了一个大宅子,两人在看宅子的时候觉得家具不太令人满意。理查德轻描淡写地说去买,而大小姐玛丽说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话:“你们永远是‘买’,而我们是继承来的。”这句话说明了两人价值观的差异,同时也说明了从中世纪之后欧洲贵族们的一种存在方式——继承。
继承并不是只限于父子兄弟之间的,甚至不相干的人也可以通过“继承”的方式弄一顶王冠来玩玩。根据“君权神授”的原则,常人不能去夺“鸟位”,但常人可以通过“继承”的方式成为“非常人”而去争夺“鸟位”,到最后只不过是把能够参加争夺王位的门槛提高了,那些有资格继承的人照样抢得不亦乐乎。欧洲中世纪为了王位继承权而展开的战争不计其数,经常为了一顶王冠好几个国家一起开战,当然参加者都要有资格。
比如,英格兰国王威廉一世(即诺曼底公爵纪尧姆二世)有个“征服者威廉”的称号,这很容易使人误以为他是单纯依靠武力征服了英格兰,打下了一片天下,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威廉能出兵去抢英格兰王冠,靠的是“资格”,而且看起来也很正当——撒克逊王爱德华的母亲是威廉的姑妈,他们俩是表兄弟,而且爱德华国王在世时就说过会把王位传给他。
但谁能证明爱德华的遗嘱呢?这就要看征服者的拳头有多硬了,这时才有武力出场的机会。而且,当时的罗马教皇亚历山大二世也支持威廉一世,也就是说,威廉一世当上英格兰君主,还真的是得到了“神”的授权。
“君权神授”的信条在宗教改革之后受到了怀疑和批判,但是要完全摆脱“君权神授”的束缚还是十分困难的,甚至已经退出了罗马天主教的英国,在17世纪后期发生的光荣革命,实际上还是被这一信条所束缚。
詹姆士二世被推翻之后,迎来的还是詹姆士二世的女儿和女婿。甚至,就是看起来莫名其妙地抢来了一顶皇冠的拿破仑·波拿巴,在即位之时还是要得到教皇庇护七世的加持,实际上也还没有完全走出“君权神授”的阴影。
几乎就在拿破仑称帝的同时,欧洲还出了一个完全否定“君权神授”的事例。
现在的瑞典王国,在200年前还叫瑞典帝国。1809年,瑞典帝国和俄罗斯打了一仗,打输了的瑞典把一半国土割出去成了俄罗斯的附庸,也就是现在的芬兰。
战败了的瑞典人气坏了,把无能的国王古斯塔夫四世和王子都赶走了,把国王的叔叔卡尔王子找来做了国王,是为卡尔十三世。可是卡尔十三世当时已经61岁了,而且无后,身体还不好,明摆着卡尔十三世要是有个三长两短,王室就完了。于是1810年,瑞典国会又通过了一项决议,要把丹麦亲王弄来做王太子,但是这位丹麦亲王就在那年因中风去世,给忧伤的瑞典人留下了满腹的惆怅。
此时有一位叫让-巴蒂斯特·贝尔纳多特的法兰西帝国元帅收到了一封从斯德哥尔摩寄来的信,发信人是一个叫卡尔·奥托·莫尔奈的瑞典大臣,信上说元帅被瑞典议会选为瑞典王太子,让他准备上任。贝尔纳多特元帅把这事报告给了拿破仑,拿破仑觉得这件事太荒唐,应该是个骗局,让元帅自己决定。
元帅觉得应该试一试,万一不是骗局呢?当个王太子可太爽了,所以他决定去看看。
但这件事确实是一个骗局,从头到尾就是莫尔奈一个人在胡作非为,没和任何人商量过就帮他们的国家找来了个新王太子。瑞典政府一听说还有这么荒唐的事,简直要发疯了,二话不说就让莫尔奈下了大狱,准备问罪。
但是受了骗的法国元帅贝尔纳多特阁下怎么办呢?此事处理不好,拿破仑大军可是会横扫过来的。
有人想到俄国人肯定还会继续侵略,如果弄个法国元帅当王太子,会不会让俄国人就此住手呢?还有人想到这位法国元帅人品不错,上次瑞典人跟着丹麦人去和法国人打架,打输了当了俘虏,但元帅也没有为难他们,如果让他来当王太子不会太坏,不如将错就错,让他来当好了。于是这位贝尔纳多特元帅就改名为卡尔·约翰,当上了卡尔十三世的养子成为王储,在1818年卡尔十三世死后,以卡尔十四世的名头即位瑞典国王。当时,挪威和瑞典是同君联合,就是两个国家拥有同一个国王,这样元帅捎带着还当上了挪威国王,在挪威的称号是卡尔三世。
后来挪威和瑞典分了家,自己又去找了个正宗的丹麦王子来当国王,但元帅的后代在瑞典还是很顺当地将王位继承下来,到现在的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国王,已经是第七代了。
法国元帅开创的这个瑞典贝尔纳多特王朝的君权不是神授的,而是议会授的。
(梦 辰摘自腾讯网《大家》栏目,微信号ipress)
王室
,
文化
,
概念
相关帖子
•
质量文化建设--质量竞赛活动策划2019
•
且留二分与人
《图片仓库》版资源获取及问题处理说明:https://aidovo.com/thread-1804-1-1.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照妖镜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n#aLGGukuQup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故事会
青年文摘
意林
读者文摘
图文推荐
病房里的『铁路大哥』
2021-09-05
在北极冰泳
2021-05-13
大数据杀熟
2020-05-15
我与酒
2021-06-04
愿欢乐常在
2021-05-21
热门排行
1
上帝要借你的手
2
扑满哲学
3
请珍惜你的朋友
4
河粉!河粉!
5
迷失的错觉
6
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
7
自相矛盾才有第一等智慧
8
下大雨
9
种了芭蕉,又怨芭蕉
10
独立与抱团